“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阿尔希波夫”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增加勋章信息与调整格式)
 
第1行: 第1行:
 
{{人物 | 照片=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Архи́пов.jpg | 照片说明=[[苏军大将|大将]] 弗·米·阿尔希波夫}}
 
{{人物 | 照片=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Архи́пов.jpg | 照片说明=[[苏军大将|大将]] 弗·米·阿尔希波夫}}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阿尔希波夫'''<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0%D1%80%D1%85%D0%B8%D0%BF%D0%BE%D0%B2,_%D0%92%D0%BB%D0%B0%D0%B4%D0%B8%D0%BC%D0%B8%D1%80_%D0%9C%D0%B8%D1%85%D0%B0%D0%B9%D0%BB%D0%BE%D0%B2%D0%B8%D1%87 Архипов, 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ref>('''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Архи́пов''',1933年6月1日—2004年10月27日),苏联高级将领,俄罗斯族,[[阿克托别州]][[沙尔卡尔]]人,1952年入伍,1957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塔什干高等坦克兵指挥学校]]、[[马利诺夫斯基装甲兵军事学院]]和[[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苏军大将|大将]]军衔。
+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阿尔希波夫'''<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0%D1%80%D1%85%D0%B8%D0%BF%D0%BE%D0%B2,_%D0%92%D0%BB%D0%B0%D0%B4%D0%B8%D0%BC%D0%B8%D1%80_%D0%9C%D0%B8%D1%85%D0%B0%D0%B9%D0%BB%D0%BE%D0%B2%D0%B8%D1%87 Архипов, 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ref>('''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Архи́пов''',1933年6月1日—2004年10月27日),苏联高级将领,俄罗斯族,[[阿克托别州]][[沙尔卡尔]]人,1952年入伍,1957年加入[[苏联共产党]],[[马利诺夫斯基装甲兵军事学院]]和[[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苏军大将|大将]]军衔。
  
他曾担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1988年5月至1991年12月)、[[苏联武装力量后勤部]]部长。
+
他曾担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1988年5月至1991年12月)。
  
 
==生平==
 
==生平==
  
1933年6月1日,出生自一个工人家庭。
+
1933年6月1日,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阿尔希波夫生于[[阿克托别州]][[沙尔卡尔]]的一个工人家庭。
  
 
1949年,从高中毕业。毕业后,在阿克托别铁路短的一个内燃机车段当车工。
 
1949年,从高中毕业。毕业后,在阿克托别铁路短的一个内燃机车段当车工。
第12行: 第12行:
 
1952年,应征入伍,在[[塔什干高等坦克兵指挥学校]]学习。
 
1952年,应征入伍,在[[塔什干高等坦克兵指挥学校]]学习。
  
1955年,从学校毕业,在派往[[中亚军区]],在某坦克部队先后担任排长、连长(1958年)、副营长(1960年)。
+
1955年,从学校毕业后,被派往[[中亚军区]]的某坦克兵部队中,先后担任排长、连长(1958年)、副营长(1960年)等职务。
  
 
1962年,任某坦克营营长。
 
1962年,任某坦克营营长。
  
1964年至1966年,在[[装甲兵军事学院]]学习,毕业时,获得学院授予的奖章。
+
1964年至1966年,进入[[装甲兵军事学院]]进修。
  
1966年,任某坦克团副团长。
+
1966年,任[[苏军驻德集群]]某训练坦克师第155坦克团副团长。
  
1967年,任[[苏军驻德集群]]某训练坦克师第155坦克团团长。
+
1967年,任第155坦克团团长。
  
 
1970年,任第56摩托化步兵师副师长。
 
1970年,任第56摩托化步兵师副师长。
  
1972年,从[[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毕业后,担任[[莫斯科军区]][[近卫第4坦克师]]师长。
+
1972年,从[[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后,任[[莫斯科军区]][[近卫第4坦克师]]师长。
  
1974年4月,任[[敖德萨军区]][[第32集团军(苏联)|第32集团军]]司令。
+
1974年4月,任[[敖德萨军区]]第32军团司令员。
  
1975年7月,任[[苏军驻德集群]][[近卫第20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司令。
+
1975年7月,任[[苏军驻德集群]][[近卫第20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司令员。
  
 
1979年4月,任[[中亚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79年4月,任[[中亚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第38行: 第38行:
 
1988年5月4日,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苏联武装力量后勤部]]部长。
 
1988年5月4日,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苏联武装力量后勤部]]部长。
  
1991年12月7日,根据[[苏联总统]]令,不再担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武装力量后勤部长。
+
1991年12月7日,根据[[苏联总统]]令,不再担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苏联武装力量后勤部部长。
  
 
1999年,任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后勤退伍军人委员会主席。
 
1999年,任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后勤退伍军人委员会主席。
  
苏共二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74年4月10日,晋升坦克兵少将军衔;1977年2月14日,晋升中将军衔;1982年12月16日,晋升上将军衔;1988年2月16日,晋升大将军衔。
+
2004年10月27日,因病逝世,葬于[[新圣女公墓]]。
 +
 
 +
苏共二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
 
 +
==军衔==
  
2004年10月27日,因病逝世,葬于[[新圣女公墓]]
+
* 坦克兵少将,1974年4月10日
 +
* 坦克兵中将,1977年2月14日
 +
* [[上将(苏联)|上将]],1982年12月16日
 +
* [[大将(苏联)|大将]],1988年2月16日
  
 
==荣誉==
 
==荣誉==
 +
 +
===苏联与俄罗斯===
  
 
* [[十月革命勋章]]
 
* [[十月革命勋章]]
第64行: 第73行:
 
* [[苏联武装力量70周年纪念奖章]]
 
* [[苏联武装力量70周年纪念奖章]]
 
* [[一级圆满服役奖章]]
 
* [[一级圆满服役奖章]]
 +
 +
===国际===
 +
 +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
 +
* [[勇敢奖章(阿富汗)|勇敢奖章]](1991年1月17日)
 +
 +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 保加利亚社会主义40周年奖章(1985年1月15日)
 +
* 巩固战斗友谊奖章(1990年4月28日)
 +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 [[金质为人民与祖国服役战斗勋章]]
 +
* 金质战斗友谊奖章(1985年3月11日)
 +
 +
'''[[古巴]]'''
 +
* 古巴革命武装力量30周年奖章(1986年11月24日)
 +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 蒙古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60周年奖章(1981年12月29日)
 +
 +
'''[[波兰人民共和国]]'''
 +
* 战斗友谊奖章(1988年10月12日)
 +
 +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
* 苏军解放捷克斯洛伐克40周年奖章(1985年3月11日)
 +
* 金质巩固战斗友谊奖章(1989年4月6日)
  
 
==阅兵相关==
 
==阅兵相关==
  
他是[[1985年11月7日红场阅兵式|1985年]]、[[1986年11月7日红场阅兵式|1986年]]、[[1987年11月7日红场阅兵式|1987年]]年十月革命节红场阅兵式的阅兵指挥官,在这三次阅兵式中陪同了三位不同的检阅官([[索科洛夫]]、[[卢舍夫]]和[[亚佐夫]])检阅部队。
+
他是[[1985年11月7日红场阅兵式|1985年]]、[[1986年11月7日红场阅兵式|1986年]]、[[1987年11月7日红场阅兵式|1987年]]年十月革命节红场阅兵式的阅兵总指挥。
  
 
==参考==
 
==参考==
 
<references />
 
<references />
  
 
+
[[分类:苏联人物]][[分类:俄罗斯族]]
[[分类:苏联人物]]
+
[[分类:1933年生]][[分类:6月1日生]][[分类:2004年卒]]
[[分类:1933年生]]
 
[[分类:6月1日生]]
 
[[分类:2004年卒]]
 
 
[[分类:大将(苏联)]]
 
[[分类:大将(苏联)]]
 
[[分类:十月革命勋章(人物)]]
 
[[分类:十月革命勋章(人物)]]
第82行: 第114行:
 
[[分类:红星勋章(人物)]]
 
[[分类:红星勋章(人物)]]
 
[[分类:三级在苏联武装力量中为祖国服役勋章]]
 
[[分类:三级在苏联武装力量中为祖国服役勋章]]
 +
[[分类:勇敢奖章(阿富汗)]]
 +
[[分类:金质为人民与祖国服役战斗勋章]]

2023年6月16日 (五) 18:25的最新版本

大将 弗·米·阿尔希波夫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阿尔希波夫[1]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Архи́пов,1933年6月1日—2004年10月27日),苏联高级将领,俄罗斯族,阿克托别州沙尔卡尔人,1952年入伍,1957年加入苏联共产党马利诺夫斯基装甲兵军事学院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大将军衔。

他曾担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1988年5月至1991年12月)。

生平[编辑]

1933年6月1日,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阿尔希波夫生于阿克托别州沙尔卡尔的一个工人家庭。

1949年,从高中毕业。毕业后,在阿克托别铁路短的一个内燃机车段当车工。

1952年,应征入伍,在塔什干高等坦克兵指挥学校学习。

1955年,从学校毕业后,被派往中亚军区的某坦克兵部队中,先后担任排长、连长(1958年)、副营长(1960年)等职务。

1962年,任某坦克营营长。

1964年至1966年,进入装甲兵军事学院进修。

1966年,任苏军驻德集群某训练坦克师第155坦克团副团长。

1967年,任第155坦克团团长。

1970年,任第56摩托化步兵师副师长。

1972年,从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后,任莫斯科军区近卫第4坦克师师长。

1974年4月,任敖德萨军区第32军团司令员。

1975年7月,任苏军驻德集群近卫第20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司令员。

1979年4月,任中亚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83年8月,任外高加索军区司令员。

1985年7月,任莫斯科军区司令员。

1988年5月4日,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苏联武装力量后勤部部长。

1991年12月7日,根据苏联总统令,不再担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苏联武装力量后勤部部长。

1999年,任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后勤退伍军人委员会主席。

2004年10月27日,因病逝世,葬于新圣女公墓

苏共二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军衔[编辑]

  • 坦克兵少将,1974年4月10日
  • 坦克兵中将,1977年2月14日
  • 上将,1982年12月16日
  • 大将,1988年2月16日

荣誉[编辑]

苏联与俄罗斯[编辑]

国际[编辑]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保加利亚社会主义40周年奖章(1985年1月15日)
  • 巩固战斗友谊奖章(1990年4月28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古巴

  • 古巴革命武装力量30周年奖章(1986年11月24日)

蒙古人民共和国

  • 蒙古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60周年奖章(1981年12月29日)

波兰人民共和国

  • 战斗友谊奖章(1988年10月12日)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 苏军解放捷克斯洛伐克40周年奖章(1985年3月11日)
  • 金质巩固战斗友谊奖章(1989年4月6日)

阅兵相关[编辑]

他是1985年1986年1987年年十月革命节红场阅兵式的阅兵总指挥。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