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拉斯普列京”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皮亚理儿移动页面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拉斯普京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拉斯普列京:原标题翻译错误。)
第1行: 第1行:
'''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拉斯普列京'''('''Алекса́ндр Андре́евич Распле́тин''',1908.8.25—1967)是苏联无线电领域的专家,苏联科学院院士。
+
{{勋章墙 |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
 +
{{人物
 +
| 照片 = Alexander Andreevich Raspletin.jpg
 +
| 照片说明 = 亚·安·拉斯普列京
 +
}}
 +
'''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拉斯普列京'''('''Алекса́ндр Андре́евич Распле́тин''',1908年8月25日—1967年3月8日),苏联著名无线电专家,俄罗斯族,[[雅罗斯拉夫尔州]]雷宾斯克市人,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电子技术学院毕业,[[社会主义劳动英雄]],两次[[列宁奖]]获得者,[[苏联科学院]]院士。
 +
 
 +
他是苏联杰出的雷达专家,是苏联地空导弹防空系统的总设计师,领导研制了苏联第一个地空导弹武器系统S-25,被誉为“苏联地空导弹教父”。
  
 
==生平==
 
==生平==
 +
1908年8月12日,拉斯普列京生于雅罗斯拉夫尔州雷宾斯克一个小资家庭,家中有两个弟弟。父亲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是一个在当地经营服装店的商人,1918年被白军误认为布尔什维克而被杀害。其母亲是玛丽亚·伊万诺夫娜,生于莫斯科资产阶级家庭。
  
1908年8月12日,拉斯普列京生于雅罗斯拉夫尔州雷宾斯克,家中有两个弟弟——德米特里和尼古拉。其父亲是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拉斯普列京,一个在当地经营服装店的商人,1918年夏天雅罗斯拉夫尔起义失败后,被白匪军误认为是布尔什维克而被杀害。其母亲是生于莫斯科资产阶级家庭的玛丽亚·伊万诺夫娜·特鲁贝茨卡娅。
+
1918年至1926年,在雷宾斯克一所九年制学校学习,成绩十分优异,特别擅长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在高中时,对电气化和无线电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无线电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在8年级时,在学校成立了一个无线电学会并自己设计组装了第一台收音机。
  
1918年至1926年,在雷宾斯克一所九年制学校学习,成绩十分优异,特别擅长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在高中时,对电气化和无线电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无线电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在8年级时,在学校成立了一个无线电学会并自己设计组装了第一台收音机。1925年12月15日,他成为雷宾斯克市无线电之友协会的主席团成员并当选短波组主席。
+
1925年12月15日,他成为雷宾斯克市无线电之友协会的主席团成员并当选短波组主席。
  
 
1926年,从学校毕业后在雷宾斯克一家电厂当消防员。
 
1926年,从学校毕业后在雷宾斯克一家电厂当消防员。
第17行: 第25行:
 
1929年2月,他找到一份无线电机械师的工作,不久就担任了一个无线电车间主任。
 
1929年2月,他找到一份无线电机械师的工作,不久就担任了一个无线电车间主任。
  
1930年,应朋友的邀请搬往列宁格勒,同年2月14日进入无线电工程的石英实验室工作并在电压电子技术学校夜校学习。
+
1930年,应朋友的邀请搬往[[列宁格勒]],同年2月14日进入无线电工程的石英实验室工作并在电压电子技术学校夜校学习。
  
 
1931年,他与同在实验室工作的奥尔加·特弗瑞蒂娜结婚。
 
1931年,他与同在实验室工作的奥尔加·特弗瑞蒂娜结婚。
第25行: 第33行:
 
1934年4月30日,他获得了“远程视觉同步装置”的版权证书。
 
1934年4月30日,他获得了“远程视觉同步装置”的版权证书。
  
1936年,他从学院毕业,毕设题目为“高质量电视设备中扫描和同步电路”(«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е схемы развёртки и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в аппарате высококачественного телевидения»).。毕业后,他在[[俄罗斯科学院约费物理技术研究所|NII-9]]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在那里他开始了苏联第一个地面电视接收器的开发工作,该设备可用于空中侦测。期间进行了大量的设计(TE-1、TE-2、17TN-1、17TN-3等作品),从实验室成立到卫国战争爆发前的这五年里,他总共获得了12张版权证书。他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拉斯普列京还在列宁格勒广播俱乐部的高级培训班上授课。
+
1936年,他从学院毕业,毕设题目为“高质量电视设备中扫描和同步电路”(«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е схемы развёртки и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в аппарате высококачественного телевидения»)。毕业后,他在苏联科学院约费物理技术研究所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在那里他开始了苏联第一个地面电视接收器的开发工作,该设备可用于空中侦测。期间进行了大量的设计(TE-1、TE-2、17TN-1、17TN-3等作品),从实验室成立到卫国战争爆发前的这五年里,他总共获得了12张版权证书。他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拉斯普列京还在列宁格勒广播俱乐部的高级培训班上授课。
  
卫国战争爆发后,拉斯普列京与NII-9的同事一起被派往卢加防线工作。随后,在被围困的列宁格勒组织生产小型电台。
+
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拉斯普列京与NII-9的同事一起被派往卢加防线工作,后被围困在列宁格勒。期间他领导研制了苏联第一座高频电子钟。
  
 
1942年1月,为列宁格勒方面军第二防空军总部设计生产了一台Redut-5雷达使用的空情可视化传输系统。
 
1942年1月,为列宁格勒方面军第二防空军总部设计生产了一台Redut-5雷达使用的空情可视化传输系统。
  
1942年2月26日,他被安排从列宁格勒的生命之路撤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在列宁格勒被围困期间,拉斯普列京的母亲和妻子不幸去世。随后,被授予[[保卫列宁格勒勋章]]。撤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后,在当地无线电327厂工作并继续空情可视化传输系统的研究工作。
+
1942年2月26日,他被安排从列宁格勒的生命之路拉加多湖撤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在列宁格勒被围困期间,拉斯普列京的母亲和妻子都不幸去世。撤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后,在当地无线电327厂工作并继续空情可视化传输系统的研究工作。
  
 
1942年9月,拉斯普列京与他的一部分同事被调往莫斯科的全联盟动力工程所,担任“引导战斗机寻找目标的复杂装置”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1942年9月,拉斯普列京与他的一部分同事被调往莫斯科的全联盟动力工程所,担任“引导战斗机寻找目标的复杂装置”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1943年11月,他的研究团队(第13实验室)被调整入新成立的ВНИИ-108雷达研究所。这段时间,在英国Monica雷达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为轰炸机使用的预警雷达——ТОН。其改进型号ТОН-2雷达于1944年底开始投入生产。拉斯普列京主持设计的雷达综合系统,是一种为战斗机使用、从地面雷达接收信息的可视化接收装置,在苏军第56航空师进行实战测试确认其性能可靠后开始正式投入生产和运用。
 
1943年11月,他的研究团队(第13实验室)被调整入新成立的ВНИИ-108雷达研究所。这段时间,在英国Monica雷达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为轰炸机使用的预警雷达——ТОН。其改进型号ТОН-2雷达于1944年底开始投入生产。拉斯普列京主持设计的雷达综合系统,是一种为战斗机使用、从地面雷达接收信息的可视化接收装置,在苏军第56航空师进行实战测试确认其性能可靠后开始正式投入生产和运用。
 +
 +
二战结束后,随即投入新式防空系统的研究工作中,启动了地空导弹系统[[S-25]]“金雕”的研制工作,本人任总设计师。他亲自承担了地空导弹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即设计雷达。
 +
 +
1953年4月,S-25在靶场上通过了对模拟的图一4靶机试射实验。1955年S-25正式装备部队,并部署在莫斯科周围,该装备一直服役到20世纪80年代。此后曾肆无忌惮飞越苏联领空的北约飞机再未在该区域出现。
 +
 +
此后他又领导研制了,[[S-75]]、[[S-125]]和[[S-200]]等多款防空导弹系统,并参与了一代地空导弹系统[[S-300]]的论证工作。
 +
 +
1967年3月8日,因积劳成疾,在任上不幸去世,年仅59岁。
 +
 +
==荣誉==
 +
*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
* [[列宁勋章]]
 +
* [[保卫列宁格勒奖章]]
 +
* 两次[[列宁奖]]
 +
……
 +
 +
==著名作品==
 +
* S-75
 +
* S-125
 +
* S-200
 +
 +
==参考==
 +
[[分类:苏联人物]][[分类:俄罗斯族]]
 +
[[分类:1908年生]][[分类:8月25日生]][[分类:1967年卒]]
 +
[[分类:苏联科学家]][[分类:苏联工程师]]
 +
[[分类: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
[[分类:列宁勋章(人物)]]
 +
[[分类:列宁奖]]

2024年5月3日 (五) 11:38的版本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亚·安·拉斯普列京

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拉斯普列京Алекса́ндр Андре́евич Распле́тин,1908年8月25日—1967年3月8日),苏联著名无线电专家,俄罗斯族,雅罗斯拉夫尔州雷宾斯克市人,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电子技术学院毕业,社会主义劳动英雄,两次列宁奖获得者,苏联科学院院士。

他是苏联杰出的雷达专家,是苏联地空导弹防空系统的总设计师,领导研制了苏联第一个地空导弹武器系统S-25,被誉为“苏联地空导弹教父”。

生平

1908年8月12日,拉斯普列京生于雅罗斯拉夫尔州雷宾斯克一个小资家庭,家中有两个弟弟。父亲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是一个在当地经营服装店的商人,1918年被白军误认为布尔什维克而被杀害。其母亲是玛丽亚·伊万诺夫娜,生于莫斯科资产阶级家庭。

1918年至1926年,在雷宾斯克一所九年制学校学习,成绩十分优异,特别擅长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在高中时,对电气化和无线电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无线电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在8年级时,在学校成立了一个无线电学会并自己设计组装了第一台收音机。

1925年12月15日,他成为雷宾斯克市无线电之友协会的主席团成员并当选短波组主席。

1926年,从学校毕业后在雷宾斯克一家电厂当消防员。

1927年6月,在苏联陆海军人民委员部的第34军需仓库担任电工工作。

1928年,他组装完成了一台电话机和电报发射机。

1928年12月25-28日,作为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全工会短波工人大会,并在莫斯科与许多无线电通信领域的专家谈笑风生。

1929年2月,他找到一份无线电机械师的工作,不久就担任了一个无线电车间主任。

1930年,应朋友的邀请搬往列宁格勒,同年2月14日进入无线电工程的石英实验室工作并在电压电子技术学校夜校学习。

1931年,他与同在实验室工作的奥尔加·特弗瑞蒂娜结婚。

1932年,从夜校毕业后进入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电子技术学院(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го электро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им. В. И. Ульянова)进修,并在明茨的实验室里工作,随后担任实验室小组组长。

1934年4月30日,他获得了“远程视觉同步装置”的版权证书。

1936年,他从学院毕业,毕设题目为“高质量电视设备中扫描和同步电路”(«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е схемы развёртки и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в аппарате высококачественного телевидения»)。毕业后,他在苏联科学院约费物理技术研究所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在那里他开始了苏联第一个地面电视接收器的开发工作,该设备可用于空中侦测。期间进行了大量的设计(TE-1、TE-2、17TN-1、17TN-3等作品),从实验室成立到卫国战争爆发前的这五年里,他总共获得了12张版权证书。他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拉斯普列京还在列宁格勒广播俱乐部的高级培训班上授课。

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拉斯普列京与NII-9的同事一起被派往卢加防线工作,后被围困在列宁格勒。期间他领导研制了苏联第一座高频电子钟。

1942年1月,为列宁格勒方面军第二防空军总部设计生产了一台Redut-5雷达使用的空情可视化传输系统。

1942年2月26日,他被安排从列宁格勒的生命之路拉加多湖撤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在列宁格勒被围困期间,拉斯普列京的母亲和妻子都不幸去世。撤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后,在当地无线电327厂工作并继续空情可视化传输系统的研究工作。

1942年9月,拉斯普列京与他的一部分同事被调往莫斯科的全联盟动力工程所,担任“引导战斗机寻找目标的复杂装置”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1943年11月,他的研究团队(第13实验室)被调整入新成立的ВНИИ-108雷达研究所。这段时间,在英国Monica雷达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为轰炸机使用的预警雷达——ТОН。其改进型号ТОН-2雷达于1944年底开始投入生产。拉斯普列京主持设计的雷达综合系统,是一种为战斗机使用、从地面雷达接收信息的可视化接收装置,在苏军第56航空师进行实战测试确认其性能可靠后开始正式投入生产和运用。

二战结束后,随即投入新式防空系统的研究工作中,启动了地空导弹系统S-25“金雕”的研制工作,本人任总设计师。他亲自承担了地空导弹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即设计雷达。

1953年4月,S-25在靶场上通过了对模拟的图一4靶机试射实验。1955年S-25正式装备部队,并部署在莫斯科周围,该装备一直服役到20世纪80年代。此后曾肆无忌惮飞越苏联领空的北约飞机再未在该区域出现。

此后他又领导研制了,S-75S-125S-200等多款防空导弹系统,并参与了一代地空导弹系统S-300的论证工作。

1967年3月8日,因积劳成疾,在任上不幸去世,年仅59岁。

荣誉

……

著名作品

  • S-75
  • S-125
  • S-200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