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
以色列国(מְדִינַת יִשְׂרָאֵל),通称为以色列(יִשְׂרָאֵל)。位于亚洲西部。东接约旦,东北部与叙利亚为邻,南连亚喀巴湾,西南部与埃及为邻,并与巴勒斯坦接壤,西濒地中海,北与黎巴嫩接壤,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2023年统计人口为984万,其中犹太人约占73%,阿拉伯人约占21%,其余为德鲁兹人等。犹太人多信奉犹太教,其余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建国时首都在特拉维夫,1950年迁往耶路撒冷,但未获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目前,国际社会同以建交的国家基本将使馆设在特拉维夫或其周边城市。 希伯来语为官方语言,通用阿拉伯语、英语、俄语。[1]
地理概况[编辑]
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1948年至1973年间,以色列在四次中东战争中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领土,20世纪80年代后陆续部分撤出。目前实际控制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198公里。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39℃;冬季温和湿润,最低气温4℃左右。
矿产资源较贫乏。主要有钾盐、石灰石、铜、铁、磷酸盐、镁、锰、硫磺等。国土森林覆盖率约5.7%,总面积约11.43万公顷(127万杜纳亩)。
农业发达,科技含量较高,其滴灌设备、新品种开发举世闻名。农业组织结构以基布兹(最早形式是集体农庄,其中居民没有私产,没有工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均免费,后逐渐发展成为集体社区,现在也从事一些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和莫沙夫(通常是一个约60户人家的村庄,每户人家拥有自己的房屋和土地,自给自足)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蔬菜、柑橘等。
陆、海、空运输业发达。其中陆地运输的货物占一半,船舶和航空运输各占四分之一。国内公路运输发达,主要城市之间有高速公路相连。主要港口有海法、阿什杜德、埃拉特港等。主要机场有本-古里安国际机场、拉蒙国际机场等。主要航空公司有以色列航空公司。
国旗和国徽[编辑]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地为白色,上下各有一条蓝色宽带。蓝白两色来自犹太教徒祈祷时用的披肩的颜色。白色旗面正中,是一个蓝色的六角星,这是古以色列国王大卫王之星,象征国家的权力。[2]
国徽为长方形盾徽。蓝色盾面上有一个七杈烛台,据记载此烛台为耶路撒冷圣殿中点燃祭坛的物件。烛台两旁饰以橄榄枝,象征犹太人对和平的渴望。烛台下方用希伯莱语写着“以色列国”。[2]
参考[编辑]
- ↑ 以色列国家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年10月更新
- ↑ 2.0 2.1 背景资料:以色列概况 .环球网,2013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