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来自阅兵百科
第二次战役地图

第二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于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对其突然发起反击,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造成了美国新闻界当时惊呼的“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战役背景[编辑]

志愿军入朝作战首战获胜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判断“联合国军”可能重新组织进攻,提出了巩固胜利、克服当前困难、准备再战的方针,如敌再进,则让其深入后歼击之。自11月6日起,志愿军各部在第一次战役结束后,预定计划以部分兵力节节抗击,主力向后转移。一线部队在对美军及其仆从军冒进兵力以杀伤后,于9日主动放弃飞虎山一线阵地,11日放弃博川,东线部队于7日放弃黄草岭。为了进一步给美军及其仆从军造成错觉,诱敌放胆向志愿军预定战场前进,志愿军司令部于16日电令各军继续北撤,并停止向进攻之敌进行反击。17日,志愿军西线各部继续后撤,主力转至云山球场线以北和宁远东北地区,而第24军将东线阻击任务交接给第9兵团第20军后,主力开始向宁远东北地区转移。[1]

志愿军的诱敌行动,使美国军政首脑对志愿军的战略意图产生极大错觉,错误地判断志愿军的兵力“最多不过六、七万人”,“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认为其空中轰炸已迫使中国支援部队不能进入战场。于是麦克阿瑟下令加快地面部队的进攻速度。21日,美军及其仆从军已进至其预定的发起总攻势的“攻击开始线”,完成了战役展开,而“联合国军”和伪军第一线兵力增加至20余万,其中美军7个师、伪军6个师、英军2个旅、土耳其军1个旅。24日,麦克阿瑟向全世界发表《公报》,宣布发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25日,美军及其仆从军西线各路已被诱至志愿军的预定战场。而此时,西线的志愿军第50、第66、第39、第40、第42、第38共六个军已经全部进入作战出发地域,东线第9兵团的三个军(第20、第26、第27军)也已到达预定地点。24日,入朝志愿军总数已达45万人,其中作战部队38万人。[1]

战役进程[编辑]

西线[编辑]

11月25日黄昏,一轮圆月升上夜空。志愿军第38军、第42军和第40军乘敌立足未稳,首先对德川宁远地区之伪军第7、第8师发起进攻。西线志愿军共6个军在200公里宽的战线上同时对敌发起进攻。正面的第39、第40、第50、第66军以夜间攻击消灭了部分前沿之敌,与敌形成对峙。向敌右翼迂回的第38、第42军各穿插部队一夜之间就顺利将伪军第2军团分割。次日白天,部队利用敌我双方插在一起,敌机难以分辨之机,向溃逃之敌猛打猛冲;19时,第38军将伪军第7师5000余人大部歼灭,第42军攻占宁远并歼灭伪军第8师大部。27日晨,美国广播新闻评论员惊呼:“‘大韩民国’第2军被歼灭,业已完全不复存在,再找不到该部队的痕迹。”[1]

在德川、宁远战斗胜利后,志愿军司令部命令第38军、第42军向西线之敌进行双层迂回。第38军进行内侧迂回,插向价川、三所里,包抄美9军后方。第42军进行外层迂回,插向顺川肃川。如果这一战略目的达到,美第8集团军主力将被完全合围![1]

11月27日晚,志愿军第38军113师轻装前进,天明后进入敌方纵深。为迷惑美军飞机侦察,全军索性去掉伪装整队前进,被敌飞行员误认为是败退下来的南朝鲜伪军。28日8时,113师经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抢先于撤退之敌占领了平壤至价川公路的交叉点——三所里,切断了美第9军由军隅里经三所里向顺川逃跑的退路,震动了敌人的整个战线。29日晨,第42军占领月浦里并歼灭伪军1个营,但进至新仓里时被美军骑兵第1师所阻。第38军主力进至凤鸣里,途中歼土耳其旅一部。第113师在三所里打退美军骑兵第1师10余次冲击,又抢占龙源里,切断了美军第9军由军隅里通往顺川的另一条退路。第39、第66军进到宁边以南地区,第40军进至院里地区,第50军进到博川以西大成洞。至此,美军第9军第2、第25师,土耳其旅和美军骑兵第1师,伪军第1师各一部陷入志愿军的三面包围之中。[1]

11月29日,西线“联合国军”开始全线退却。美第1军撤至安州地区,准备经肃川向平壤方向撤退;美第9军撤退至军隅里、价川地区,企图经龙源里、三所里向顺川突围;同时,急调在顺川的美军骑兵第1师和平壤地区的英军第29旅各一部北援接应,猛攻志愿军第113师龙源里、三所里阵地。志愿军司令部为集中主力围歼敌人,令第113师坚决阻击南逃与北援之敌,第38军主力速向第113师靠拢;令第42军速向顺川、肃川攻击前进;令正面各军速向安州、军隅里方向进攻。志愿军西线各部在清川江畔西起新安州,东至军隅里、价川,南至龙源里、三所里地域展开了激烈的围歼敌人的战斗。为打开美第9军的退路,美第2师由北向南,美骑1师由南向北,在大量飞机、坦克和炮兵掩护下对第38军113师三所里、龙源里一线阵地进行猛攻。担任堵击任务的第113师指战员,在随身携带的弹药多已用完的情况下,利用缴获敌人的武器与敌人搏斗,顽强地守住了阵地。突围和北援之敌相隔不到一公里,却可望而不可及。彭德怀在接到战斗报告后,在嘉奖电报上特别写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1]

12月1日,美第9军从三所里、龙源里方向突围无望,为摆脱被歼灭的命运,丢弃坦克和汽车2000余辆和大量辎重,于8时掉头向西从安州方向突围。志愿军各部乘机各个歼敌,至19时战斗基本结束,残敌逃往安州。志愿军第40军紧紧尾追逃敌,于当晚解放安州。第42军由于在清溪里、新仓里受阻,未能按时插到顺川、肃川切断逃敌退路,敌军由此趁隙经安州、肃川退往平壤。2日,志愿军西线各部停止攻势,主力集结休整,以一部尾追敌军,向南挺进。美军及其仆从军队在东西两线遭我沉重打击后,被迫放弃了在平壤谷山元山一线建立新防线的企图,并于3日开始向三八线实施总退却。6日,第38军解放平壤,随后南进至三八线附近。至此,除襄阳一地外,中朝人民军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全部地区。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宣告胜利结束。[1]

东线[编辑]

当志愿军在西线发起反击后,东线美军第10军(辖第3、第7师和陆战第1师)并指挥伪军第1军团(辖首都师、第3师)仍继续向北推进。由于志愿军东线部分兵力尚未到达进攻出发阵地,因此决定推迟至27日晚发起反击。[2]

11月27日晚,第9兵团抓住美军兵力分散的有利时机,以8个师的兵力在长津湖地区发起反击。当时寒流席卷长津湖,气温骤降至-30℃,志愿军指战员忍受着极其艰苦的环境在高山雪地顽强作战,至28日晨,将一字长蛇似的美陆战1师和美7师一部分割成五段。美军被包围后,立即以200余辆坦克在三个主要被围地点组成环行防御阵地。美军被围部队为打开通路,连续不断地猛攻志愿军死鹰岭、西兴里、富盛里、新垈里阵地。第9兵团一面组织抗击敌人的连续攻击,一面调整部署,准备继续歼灭被围之敌。28日晚,志愿军第27军第80师和第20军第58师分别对新兴里和下碣隅里展开攻击,因兵力和火力不足,冻伤减员严重,仅在外围毙伤美军1000余人。此时,志愿军主要依靠步兵火力攻坚,向敌人攻击时虽在夜间一再突破敌人阵地,但在天亮前总是无法解决战斗,为防空袭而被迫撤出。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之敌为打开通路,于29日分别向志愿军第58、第60师阵地连续发起猛攻。在坚守下碣隅里东南角之1071.1高地的战斗中,第58师第172团连长杨根思率领一个排连续击退优势之敌的八次进攻。战至10时,全排仅剩两名伤员,弹药已经耗尽。当志愿军增援部队尚在中途时,敌人又发起了第九次进攻。在危机关头,已负伤的杨根思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以自己的鲜血保住了阵地。后来直到陆战1师向南撤逃,也没能踏上这块能俯瞰整个下碣隅里的1071.1高地一步。30日晚,志愿军第27军集中第80、第81师主力对新兴里之美第7师32团和31团的1个营及师属炮兵营发起进攻,激战至12月1日拂晓,将其压缩于狭小地域。美军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以十余辆坦克为先导向南突围,志愿军则在尾追堵截中将其基本歼灭。[2]

此时,由于西线美军及其仆从军已经全线退却,外加新兴里的部队被歼后,东线“联合国军”更加动摇,也开始了全面撤退。志愿军第9兵团调整作战部署,加紧攻歼被围之敌。12月1日和2日,第27军主力和第20军第59师在囦水里、死鹰岭地区,与从柳潭里撤退的陆战第1师主力展开激战,歼其一部,突围之美军大部丢弃重装备逃到下碣隅里。陆战第1师主力集中至下碣隅里后,一面空运伤员,一面纠集南面部队北援接应,准备立即突围南逃。6日晨,在大量飞机、坦克的掩护下,经古土里继续向南突围,志愿军第26军也在当天投入作战,志愿军层层阻截,步步紧追。7日,美军逃至古土里,8日7时继续在大量航空兵支援下向南突围。进行堵击的志愿军第20军指战员在零下30度的严寒和粮弹几乎消耗殆尽的情况下,顽强作战,层层拦截,使美陆战1师几乎面临绝望的境地。但终因装备和气候过于恶劣,使其最终得以突破防线并于12日窜至五老里,没能达成歼灭陆战1师的目的。[2]

美第7师一部和伪第3师、首都师自惠山清津等地分别从陆路和海上撤退,于14日撤至兴南地区。陆战1师残部亦撤向咸兴和兴南。人民军已于9日解放元山,切断了敌人的陆上退路。“联合国军”被迫调集三百余艘舰船,将美第10军和南朝鲜伪军全部从兴南港实行海上撤退。志愿军第9兵团第26、第27军部队,不顾作战疲劳和冻饿的困难,同朝鲜人民军第3军团继续追歼逃敌,并于17日解放咸兴,随后直逼兴南港,24日收复兴南地区和沿海各港口,而美军及其仆从军队除一部被歼外大部从海上南逃。志愿军东线作战至此结束。[2]

战役结果[编辑]

在西线战斗中,志愿军经数日激战歼灭了伪军第2军第7、第8师以及土耳其旅大部,并给美第2师歼灭性打击,重创美骑兵第1师、第25师。共计歼敌23000余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炮500余门,坦克100余辆,汽车2000余辆,各种枪5000余支。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中将也在仓皇撤退途中遇车祸丧生。[1]在东线的作战中,志愿军给美军引以自豪的王牌——陆战1师以沉重打击,志愿军在恶劣的环境下歼灭敌达13000人以上,并且全部收复了朝鲜北方东海岸地区。[2]

参考[编辑]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第二次战役(西线) — 中国军网, 2014年3月26日
  2. 2.0 2.1 2.2 2.3 2.4 第二次战役(东线) — 中国军网, 2014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