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来自阅兵百科
添加163字节 、 2021年11月30日 (二) 11:16
无编辑摘要
| {{列宁勋章}} {{红旗勋章}}
}}
'''荣膺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的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2%D0%BE%D0%B5%D0%BD%D0%BD%D1%8B%D0%B9_%D0%B8%D0%BD%D1%81%D1%82%D0%B8%D1%82%D1%83%D1%82_(%D0%B8%D0%BD%D0%B6%D0%B5%D0%BD%D0%B5%D1%80%D0%BD%D1%8B%D1%85_%D0%B2%D0%BE%D0%B9%D1%81%D0%BA)_%D0%9E%D0%B1%D1%89%D0%B5%D0%B2%D0%BE%D0%B9%D1%81%D0%BA%D0%BE%D0%B2%D0%BE%D0%B9_%D0%B0%D0%BA%D0%B0%D0%B4%D0%B5%D0%BC%D0%B8%D0%B8_%D0%92%D0%BE%D0%BE%D1%80%D1%83%D0%B6%D1%91%D0%BD%D0%BD%D1%8B%D1%85_%D0%A1%D0%B8%D0%BB_%D0%A0%D0%BE%D1%81%D1%81%D0%B8%D0%B9%D1%81%D0%BA%D0%BE%D0%B9_%D0%A4%D0%B5%D0%B4%D0%B5%D1%80%D0%B0%D1%86%D0%B8%D0%B8 Во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инженерных войск) Общевойсковой академии Вооружённых Сил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ru.wikipedia.org]— Википедия</ref>('''Военно-инженерная ордена Ленина, Краснознамё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В. В. Куйбышева''')是为苏联和俄罗斯武装力量培养工程兵部队干部的骨干学院。现名为'''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诸兵种合成学院附属学院(工程兵)'''('''Воен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инженерных войск) Вооруженных Сил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已经是俄罗斯武装力量诸兵种合成学院的内设单位,不再独立运作。
该学院与圣彼得堡军事工程与技术大学都声称自己继承自'''尼古拉耶夫工程学院'''(Николаевской инженерной академией)。
1917年11月,原来的军事工程学院重新开始运作。
1923年,与电气化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工程兵与电气化军事学院工程兵与电气工程军事学院'''(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нженерных войск и электротехники)。
1925年,与[[彼得大帝战略火箭军军事学院|列宁格勒的炮兵学院列宁格勒炮兵学院]]合并,成立了'''工农红军军事技术学院'''(Во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РККА),其中包括一个工程系。
1932年,工程系迁往莫斯科,但7年后,[[库兹涅佐夫]]将海军工程系迁回列宁格勒。同年3月21日,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在被迁往莫斯科的工程系的基础上,利用高等工程与建筑学校的校区建立了将海军工程系迁回[[列宁格勒]]。同年3月21日,[[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在被迁往[[莫斯科]]的工程系的基础上,利用高等工程与建筑学校的校区建立了'''军事工程学院'''(Военно-инженерная академия)。
1935年,为纪念已故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瓦列里安·弗拉基米罗维奇·古比雪夫]],学校因此更名为'''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Военно-инженер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В. В. Куйбышева)。
1941年11月,学校暂时迁往伏龙芝市(今比什凯克),1943年12月迁回。伟大卫国战争期间,为了向前线输送更多人才,学院加快了对学员的教育进度,还为应征入伍的文职工程师开设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训班。1941年11月,学校暂时迁往[[伏龙芝市]](今比什凯克),1943年12月迁回。伟大卫国战争期间,为了向前线输送更多人才,学院加快了对学员的教育进度,还为应征入伍的文职工程师开设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训班。
1944年,学院被授予'''[[红旗勋章]]'''。
1998年,学院被改组为'''军事工程大学'''(Военно-инженер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在圣彼得堡、下诺夫哥罗德和秋明设有分校。
2004年,军事工程大学又改回2004年,军事工程大学改名为'''军事工程学院'''(Военно-инженерную академию),但不再以古比雪夫命名,原先设立的三个分校也各自独立运作,分别成为下诺夫哥罗德军事工程高等军官学校、秋明军事工程高等军官学校和圣彼得堡安东诺夫大将军事地形学研究所。
2006年,原先在圣彼得堡的分校(即圣彼得堡的军事地形学研究所)被划入[[莫扎伊斯基军事航天学院]],成为莫扎伊斯基军事航天学院军事地形学研究所。[[2006年5月9日红场阅兵式|同年5月9日的红场阅兵式]]是该学院最后一次以独立的建制参加的阅兵式。
==参考==
<references />
 
[[分类:苏联军事院校]]
[[分类:俄罗斯联邦军事院校]]
[[分类:列宁勋章(部队)]]
[[分类:红旗勋章(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