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С-24“亚尔斯”

来自阅兵百科
(重定向自15P155M
参加2022年胜利节阅兵的亚尔斯发射车

РС-24“亚尔斯”Ярс),火箭炮兵总局索引15П165М(发射井式)和15П155М(机动式),是在俄罗斯战略火箭兵现役的洲际弹道导弹系统,采用固体燃料,分为机动式和发射井式部署,可配备多弹头。该导弹由尤·谢·索罗门诺夫领导的莫斯科热工技术研究所研发,沃特金斯克工厂制造,是“白杨-М”导弹的改进型,旨在取代УР-100Н УТТХ洲际弹道导弹。

历史[编辑]

2007年5月29日,РС-24洲际弹道导弹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州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了首次试射。[1]同年12月25日,该导弹又成功地进行过一次试验。[2]

2010年,首个РС-24洲际弹道导弹进入俄军服役,并投入战斗值勤。[3]

2015年5月9日,РС-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首次在胜利日阅兵式上亮相。[4]

性能[编辑]

“亚尔斯”导弹是在“白杨-М”导弹基础上研发而成,长20.9米,直径1.85米,采用固定燃料发动机,弹头重量1.2吨,弹头数量为3—6枚,可改装弹头数为6—10枚,发射质量为49吨,射程12000千米,最大速度达4.8千米/秒。该导弹的制导系统为惯性制导外加格洛纳斯系统,命中精度的圆概率偏差为150—250米。“亚尔斯”导弹继承了“白杨-М”导弹的弹道变化和机动变轨能力,同时采用了主动式电子干扰系统和红外干扰系统等突防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飞行稳定性。[5]

“亚尔斯”导弹的总体结构与“白杨-М”相似,采用三级结构,一级直径1.81米,二、三级直径1.61米。导弹采用杂环芳纶壳体,相较于“白杨-М”减轻了质量,从而增大了装药比,同时壳体还能忍受更高的燃烧室工作压力,并减小喷管组件的尺寸和质量。导弹一级发动机采用ОПАЛ高能燃料,是一种含环四甲撑四硝胺的端羟基聚丁二烯高能推进剂,真空比冲280秒,平均比冲257秒左右。二、三级发动机均燃烧含有氢化铍的АП-65高能燃料,真空比冲达296.6秒,接近端羟基聚丁二烯燃料的最高水平。“亚尔斯”导弹采用柔性摆动喷管控制(液压驱动),去掉了“白杨”导弹的栅格尾翼,减小了阻力。[6]

“亚尔斯”导弹运载及发射方式主要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部署在导弹发射井内,而移动式发射使用МЗКТ-79221通用型16轮运输车进行机动发射。该运输车有白俄罗斯明斯克轮式牵引车厂制造,具有较强的行进和越野能力,最大涉水深度为1.1米,最大航程达500千米,最大公路时速为45千米/小时。“亚尔斯”导弹运用带卫星修正的惯性导航系统,可在行进路线的任意一点自动获得发射装置的坐标点,此外,车载发射装在还配有飞行任务计算机系统(用于保障从巡逻路线任何一点发射导弹)、通信系统(用于保障可靠接收上级指挥枢纽的信号和发送发射装置状态)、发射作战指挥设备系统、能源自动供应系统(柴电发动机供电)、液压系统(用于发射装置水平调正和起竖发射筒)、温湿控制系统、地面指挥系统(准备、发射和监控发射装置设备的仪器)、瞄准系统等。[6]

列装情况[编辑]

根据发布在《原子科学家公报》的《2025年俄罗斯核力量》(Russian nuclear weapons, 2025)文章分析——截至2025年3月,俄军战略火箭兵已经部署206枚机动式和导弹井式“亚尔斯”导弹。[7]

参考[编辑]

  1. 彭涛, 戴艳丽. 新冷战?新王牌!俄罗斯RS-24洲际导弹. 国际展望, 2007, (14):70-73
  2. 康开华. 俄罗斯RS-24洲际弹道导弹将于2009年开始服役.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08, (02):29
  3. 王海丹. 俄罗斯部署新一代RS-24洲际导弹. 国外核新闻, 2010, (07):12
  4. 俄胜利日阅兵秀“肌肉” :“顶级”洲际导弹亮相. 新华网, 2015年5月10日
  5. 尹怀勤. 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十年磨一剑. 太空探索, 2018, (01):62-63
  6. 6.0 6.1 崔亚鹏, 尹雨晨, 李铁麟, 陈祎璠. 俄罗斯“亚尔斯”洲际战略导弹性能与现状分析. 中国航天, 2024, (03):54-59
  7. Kristensen H M, Korda M, Johns E, et al. Russian nuclear weapons, 2025.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2025, 81(3): 20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