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

来自阅兵百科
列宁中央编译局(马办)讨论 | 贡献2024年5月7日 (二) 20:47的版本 (文本替换 - 替换“亚历山大罗维奇”为“亚历山德罗维奇”)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苏联共产党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1]Секретариат Центрального Комитета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 партии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缩写 Секретариат ЦК КПСС)是苏联共产党的中央常设机构,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负责管理党中央的常务工作和中央直属的各个部门。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列席中央政治局的会议。

历史[编辑]

1917年8月6[19]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全体会议设立最早的书记处,该书记处的职责为处理党中央日常组织工作和其他党务工作,为一个纯技术性机关,书记处由费·埃·捷尔任斯基阿·阿·越飞马·康·穆拉诺夫雅·米·斯维尔德洛夫叶·德·斯塔索娃组成。[2]

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修改党章,正式设立中央书记处,其职责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实际上转变为半技术性、半负领导责任的中央机关。[2]

1920年4月,俄共(布)九大起,中央书记处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领导性质的机关,通常中央书记都是中央组织局的成员。[2]

1922年8月,俄共(布)第十二次全俄代表会议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央书记处负责日常的组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2]

1952年10月,苏共十九大决定撤销党中央组织局这一机关,将中央组织局原有职权并入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处的权力得到扩充。

1988年7月,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对党的中央机构进行改组,大幅缩减中央部门组成,书记处组成人员减少,书记处的作用被大幅削弱。

1991年8月,随着苏联党和国家的倾覆,中央书记处随着苏联共产党一起消亡。

历届中央书记处[编辑]

六届[编辑]

(1917年8月6[19]日—1918年3月8日)

七届[编辑]

(1918年3月8日—1919年3月25日)

八届[编辑]

(1919年3月25日—1920年4月5日)

九届[编辑]

(1920年4月5日—1921年3月16日)

十届[编辑]

(1921年3月16日—1922年4月3日)

十一届[编辑]

(1922年4月3日—1923年4月25日)

十二届[编辑]

(1923年4月25日—1924年6月2日)

书记

候补书记

十三届[编辑]

(1924年6月2日—1925年12月31日)

书记

候补书记

十四届[编辑]

(1926年1月1日—1927年12月19日)

书记

候补书记

十五届[编辑]

(1927年12月19日—1930年7月13日)

书记

候补书记

十六届[编辑]

(1930年7月13日—1934年2月10日)

书记

候补书记

十七届[编辑]

(1934年2月10日—1939年3月21日)

十八届[编辑]

(1939年3月21日—1946年3月18日)

十八届八中[编辑]

(1946年3月18日—1952年10月14日)

十九届[编辑]

(1952年10月14日—1953年3月14日)

十九届三中[编辑]

(1953年3月14日—1956年2月27日)

二十届[编辑]

(1956年2月27日—1959年2月5日)

二十一届[编辑]

(1959年2月5日—1961年10月31日) 由于苏共二十一大没有改选苏共中央委员会组成,因此苏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顺延至第二十一届。

二十二届[编辑]

(1961年10月31日—1966年4月8日)

二十三届[编辑]

(1966年4月8日—1971年4月9日)

总书记

书记

二十四届[编辑]

(1971年4月9日—1976年3月5日)

总书记

书记

二十五届[编辑]

(1976年3月5日—1981年3月3日)

总书记

书记

二十六届[编辑]

(1981年3月3日—1986年3月6日)

总书记

书记

二十七届[编辑]

(1986年3月6日—1990年7月14日)

总书记

书记

二十八届[编辑]

(1990年7月14日—1991年8月24日)

总书记

副总书记

书记

参考[编辑]

  1. Секретариат ЦК КПСС — Википедия
  2. 2.0 2.1 2.2 2.3 徐隆彬. 苏共中央书记处. 苏联东欧问题, 1988(01):96

相关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