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喀尔巴阡战役

来自阅兵百科
东喀尔巴阡战役

东喀尔巴阡战役Восточно-Карпат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是伟大卫国战争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乌克兰第四方面军为粉碎东喀尔巴阡山脉法西斯德军并支援反抗德国统治的斯洛伐克起义军,于1944年9月8日至10月28日组织的一次进攻战役。

战役背景[编辑]

1944年8月29日,斯洛伐克在共产党领导下爆发了斯洛伐克民族起义。鉴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人的请求,苏联政府决定对正在爆发的起义进行援助。9月2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指示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为苏联元帅伊·斯·科涅夫)和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司令员为伊·叶·彼得罗夫大将)准备并实施东喀尔巴阡战役。战役计划在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四方面军的接合部向普雷绍夫方向发动主攻,以突破德军在东喀尔巴阡山脉的防线,通过各山口,与斯洛伐克起义军会合,进攻拟定于9月8日开始。斯洛伐克起义部队和游击队将从后方对德军进行袭击,以此配合苏联红军进攻,并抢占重要的山口以保障红军通过。但由于斯洛伐克起义军在红军进攻前就被德军击溃,因而无法配合红军参战。随后,大本营也向乌克兰第二方面军规定了任务,命令其攻占特兰西瓦尼亚山脉(南喀尔巴阡山脉),控制萨图马雷一带,以此协助乌克兰第四方面军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并攻占乌日哥罗德乔普穆卡切沃等地。[1]

苏联红军一方的参战兵力包括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所属的第38集团军(司令员为基·谢·莫斯卡连科上将)、近卫第1骑兵军第25坦克军第2航空集团军一部,乌克兰第四方面军所属的近卫第1集团军(司令员为安·安·格列奇科上将)、第18集团军(司令员为叶·彼·朱拉夫列夫中将)、近卫第17步兵军第8航空集团军一部。在东喀尔巴阡战役期间,第38集团军与卢德维克·斯沃博达指挥的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一道从杜克拉方向(杜克拉战役)组织进攻。红军的正面是由由戈特哈德·海因里希指挥的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匈牙利第1集团军[1]

东喀尔巴阡战役是在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四方面军经过连续进攻作战,减员严重,装备弹药消耗巨大后进行的,并且参战部队缺乏山地进攻作战的经验。在相对困难的情况下,红军仍然在正面形成了对敌的部分兵力优势,其中炮兵多50%,坦克和自行火炮多220%,飞机多150%,但兵力数则是敌军多出20%。[1]

战役进程[编辑]

9月8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发起进攻。起初进攻发展顺利,但随后遭到德军有力防御,进攻受阻。9日,乌克兰第四方面军近卫第1集团军转入进攻,向扎古日—科曼恰发动进攻,并突破了德军防线。14日,第38集团军已推进了23公里,而近卫第1集团军则在约30公里宽的战线上纵深推进了15公里。为了抵挡红军的进攻,德军统帅部向战役地区增调了8个师,从而使战斗时间拉长。为了避开德军防御主力并迅速穿插到杜克拉后方,第38集团军变更部署,将右翼主力部队调到左翼,并于15日晨恢复进攻。近卫第1集团军和第18集团军分别于16日和18日恢复进攻,将进攻宽度扩大到400公里。德军在红军的猛攻之下,开始向苏波边界及西喀尔巴阡山脉各山口退却。20日,近卫第1集团军推进至波捷边界并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境内。24日,第38集团军经过艰苦战斗,又推进了20公里。30日,第38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在不断进攻后,推进至喀尔巴阡山脉各分水岭地区,并从各山口越过主山脉。[1]

10月1日,红军部队在杜克拉山口西北5公里处越过波捷边界。6日,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在红军第67步兵军、第31坦克军的配合下攻占了杜克拉山口,进入祖国领土。18日,近卫第1集团军在宽大的正面上进攻,越过了喀尔巴阡主山脉,攻占了罗斯出口地区,而第18集团军则攻占了乌若克、韦列茨基等山口,向南推进了5—18公里。26日,第18集团军解放了穆卡切沃,次日又解放了乌日哥罗德。28日,第38集团军和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已向杜克拉山口以西和西南方向推进了15—20公里。在战役结束时,红军已经越过东喀尔巴阡山脉,推进至蒂萨河右岸平原。[1]

战役结果[编辑]

东喀尔巴阡战役是苏联红军鉴于政治方面的考虑而非单纯的军事战略意图发动的一次战役,红军在战役中重创了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匈牙利第1集团军,解放了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并进入斯洛伐克境内,使德军丧失了东喀尔巴阡山脉这一防御依托。数千名官兵因英勇无畏的表现和高超的军事素养而被授予勋章和奖章,30名军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

参考[编辑]

  1. 1.0 1.1 1.2 1.3 1.4 1.5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1982年5月初版: 第287-289页

相关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