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夫根尼·菲利波维奇·伊万诺夫斯基

来自阅兵百科
苏联英雄
大将 叶·菲·伊万诺夫斯基

叶夫根尼·菲利波维奇·伊万诺夫斯基[1]Евге́ний Фили́ппович Ивано́вский,1918年3月7日-1991年11月20日),苏联高级将领,俄罗斯族,莫吉廖夫省切雷亚人,1936年8月入伍,1941年12月加入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斯大林机械化与摩托化军事学院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苏联英雄(1985年),大将军衔。

他是伟大卫国战争老兵,参加了保卫莫斯科斯大林格勒,解放白俄罗斯波兰,攻克东普鲁士的战斗。冷战时期,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苏联陆军总司令(1985年2月至1989年1月)。

生平[编辑]

1918年3月7日,叶夫根尼·菲利波维奇·伊万诺夫斯基出生在莫吉廖夫省切雷亚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1925年,举家搬迁到红利曼车站。

1935年,他从十年制铁路学校毕业并在当地的广播电台工作。

1936年8月,应征入伍加入红军

1938年12月,从萨拉托夫装甲兵学校毕业。

1939年1月,任莫斯科军区某坦克团T-26轻型坦克排排长。9月,任第39独立坦克旅坦克营副参谋长,参加了解放西白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1939年冬,他被派往苏芬前线,参加了在卡累利阿地峡的战斗,因表现出色,被授予红旗勋章

1940年夏,进入斯大林机械化与摩托化军事学院学习。

1941年10月,他提前从军事院校毕业并被派往前线,担任第5集团军第27独立坦克营参谋长,参加了保卫莫斯科的战役

1941年12月,任第27独立坦克营营长。

1942年1月,在解放莫扎伊斯克的战斗中,他的部队第一个攻入城内。

1942年3月,任第199坦克旅副参谋长,很快又改任第2坦克军侦察处长。

1942年7月,随部队被派往布良斯克方面军

1942年8月,他随部队前往斯大林格勒,在这座城城市北部展开了英勇的防御战。

1942年12月,参加了天王星行动,在进攻战役中参加了解放米列罗沃伏罗希洛夫格勒的战斗。

1943年夏,他随部队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和随后的第聂伯河战役

1943年7月,任第2坦克军作战处长。

1944年夏,参加了解放白俄罗斯的战役,因在横渡西布格河和解放卢布林市的战斗中表现出色,于8月4日被授予红旗勋章

1944年10月,任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近卫第62独立重型坦克团团长,之后,他参加了东普鲁士战役

1945年2月14日,被授予三级苏沃洛夫勋章

1946年,先后担任近卫第5机械化集团军侦察处处长和作战训练处长。

1952年,任白俄罗斯军区装甲和机械化兵副司令员(分管自行火炮)。

1953年,任第8机械化师参谋长。

1954年,任白俄罗斯军区第29坦克师师长。

1958年11月,任远东军区第一副参谋长。

1961年3月,任苏军驻德集群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司令员。

1965年12月,任莫斯科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1966年10月,由于军区司令员阿·帕·别洛博罗多夫发送车祸,伊万诺夫斯基代理军区司令员职务。

1968年6月,任莫斯科军区司令员。

1972年7月,任苏军驻德集群总司令。

1980年12月,任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员。

1985年2月5日,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苏联陆军总司令。2月21日,为了表彰他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贡献,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1989年1月4日,退居二线,进入苏联国防部总监察组

1991年11月22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新圣女公墓

苏共二十四大、二十五大、二十六大、二十七大当选中央委员。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六届、七届苏俄最高苏维埃代表。[2]

军衔[编辑]

  • 中尉,1938年
  • 上尉,1940年
  • 大尉,1941年10月
  • 少校,1942年3月
  • 中校,1942年9月
  • 上校,1944年9月28日
  • 坦克兵少将,1955年8月8日
  • 坦克兵中将,1962年4月27日
  • 上将,1967年10月25日
  • 大将,1972年11月3日

荣誉[编辑]

苏联[编辑]

国际[编辑]

蒙古人民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泰国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 一级巩固战斗友谊奖章
  • 苏军解放捷克斯洛伐克40周年奖章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一级战斗友谊奖章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军事英勇奖章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朝鲜解放40周年奖章

古巴共和国

  • 古巴革命武装力量20周年奖章
  • 古巴革命武装力量30周年奖章

阅兵相关[编辑]

他担任莫斯科军区第一副司令时,指挥了19661967年十月革命节的红场阅兵式,担任莫斯科军区司令员时,指挥了1968196919701971年十月革命节的红场阅兵式。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