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伯恩哈多维奇·拉狄克

来自阅兵百科
卡·伯·拉狄克

卡尔·伯恩哈多维奇·拉狄克[1]Карл Бернга́рдович Ра́дек,1885年10月31日—1939年5月19日),原名卡罗尔·索贝尔森(德语:Karol Sobelsohn;俄语:Кароль Зобельзон),苏联革命家,德裔与波兰裔混血犹太族,利沃夫人,1902年参加革命工作,1903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曾就读于克拉科夫大学

他曾参加过1905年俄国革命十月革命,并在德国革命运动中活跃,随后又担任过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书记,但因参加托洛茨基反对派而被打倒并在大清洗中遇害。

生平[编辑]

1885年10月31日,卡罗尔·索贝尔森生于奥匈帝国伦贝格的一个邮差家庭,早年丧父,由母亲索菲亚·李弗兰特抚养长大。在母亲的影响下,年幼的卡罗尔没有接受过犹太教育,而是成为一名地道的波兰人,其孩童时光主要在塔尔努夫度过,并在当地中学接受教育。后来,他考入了克拉科夫大学历史系学习。

1902年,他加入波兰社会党。次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后来又转入波兰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其间在波兰瑞士德国等地组织出版马克思主义报纸。

1906年,他在华沙因进行革命活动而被捕,与列奥·约基希斯罗莎·卢森堡一并被关押入狱六个月。

1907年春,他再次被捕,随后流亡到奥地利。次年,他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但因与罗莎·卢森堡立场不同而退出该党。其间,他还在莱比锡大学伯尔尼等地学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为避免被德国当局迫害而移居瑞士,并协助列宁工作。

1917年,在俄国二月革命后,他被任命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驻斯德哥尔摩代表,组织将列宁等党的领导人通过德国途径瑞士派往俄国。与此同时,他还与雅科夫·加涅茨基创办了《真理报》的对外宣称刊物。

1917年11月,他在十月革命后担任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对外关系部部长。次月,任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部部务委员会委员,作为苏俄代表团参加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谈

1918年12月,他被党派往德国支援革命,并协助建立了希腊共产党

1919年2月12日,他被德国当局逮捕,并被指控在柏林组织斯巴达克同盟起义

1920年1月,他在获释后回到俄国。同年8月,他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书记。在苏波战争期间,他被任命为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波兰局委员,并被派往西部方面军,后来又参加了与波兰代表团的和平谈判。

1921年7月,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1923年,他成为托洛茨基派系的一员,在党内斗争中积极支持托洛茨基

1925年,兼任莫斯科中山大学校长。同时,他还参加了苏联大百科全书的编著。

1927年,在托洛茨基失势后,拉狄克被免去一切职务并开除党籍,之后,他又被国家政治保卫局流放至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四年。

1930年,他在宣布与托洛茨基决裂后,被恢复党籍并被任命为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国际情报局局长。

1936年,他在大清洗中再次被开除党籍并被捕入狱,随后被指控参加“平行反苏托派中心”。次年1月30日,他在第二次莫斯科审判中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关押在上乌拉尔斯克的监狱中。

1939年5月19日,他在监狱中被其他犯人杀害。而根据1950年代苏共中央以及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调查,拉狄克之死是由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根据斯大林的指示一手策划的。

1988年,卡尔·拉狄克终获平反并被恢复党籍。

俄共(布)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