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洗

来自阅兵百科

大清洗大恐怖[1]Большо́й терро́р),又称作大肃反叶若夫肃反,是指苏联在1936—1938年的大规模政治镇压运动,斯大林被视为此次镇压运动的关键人物。大清洗的导火索是基洛夫遇刺,始于第一次莫斯科审判,在尼·伊·叶若夫接管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后,大清洗运动达到了高潮。根据1937年7月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第00447号命令,镇压开始按照所指定的“指标”进行,包括处死、判刑、强制劳役、逮捕的人数。随着叶若夫在1938年11月失势,大清洗在拉·帕·贝利亚的负责下进入尾声,但依然有人被捕或被杀害。

基洛夫遇刺[编辑]

1934年12月1日的基洛夫遇刺案发生后,斯大林下令对他曾经的政治对手——季诺维也夫等人进行重新调查,并将格·叶·季诺维也夫列·鲍·加米涅夫及其派系成员指控为谋杀基洛夫的罪魁祸首。而就在基洛夫遇刺的当天,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苏联人民委员会便通过一项加快对恐怖组织和恐怖行为案件调查的法令。该法令允许对恐怖案件的最长调查事件为10天,法庭可在没有当事方参与和没有传唤证人的情况下进行,也不允许撤销原判上诉或赦免,死刑判决应在当天执行等。

1934年12月16日,季诺维耶夫和加米涅夫本人被捕。28日至29日,包括刺杀基洛夫的凶手列·瓦·尼古拉耶夫在内的14人被指控为“列宁格勒季诺维也夫反苏集团的积极成员”并被判处死刑,之后,又被定义为所谓的以“列宁格勒总部”为首的反革命地下恐怖组织。

1935年1月9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法庭就“萨法罗夫、扎卢茨基等列宁格勒反革命季诺维也夫集团”刑事案件进行审判,对77人定罪。16日,又对以季诺维也夫与加米涅夫为首的所谓“莫斯科总部”案中的19名被告定罪。同月,斯大林在给联共(布)中央委员会的一封密信中提到要从基洛夫遇刺案中吸取教训,将曾经党内的反对派成员——“托派”、“民主集中派”、“工人反对派”、“右翼反对派”等下放到地方。1月26日,斯大林签署政治局决议,将663名前季诺维也夫派系成员从列宁格勒驱逐到西伯利亚北部,同时将325名前反对派分子从列宁格勒调离到其他地方。与此同时,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也开始相应联共(布)中央政治局的决议,将前季-托分子调离重要岗位或驱逐出大城市。

1935年2月,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开始将居住在列宁格勒的前沙俄贵族、军官、神职人员驱逐出列宁格勒。此外,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还对曾经参加过党内派系活动的领导干部,例如亚·加·什利亚普尼科夫等进行调查。同时,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还炮制了“克里姆林宫案”,使一批在克里姆林宫机关的工作人员北部,指控该案有关人员建立一个准备暗杀国家领导人的恐怖组织。受该案件影响,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阿·萨·耶努吉泽被免职。

前两次莫斯科审判与肃反扩大化[编辑]

详见:莫斯科审判

1936年1月至8月,亨·格·雅戈达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对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进行重新调查,组织他们与托洛茨基相互勾结、暗杀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人的证据。

1936年8月,第一次莫斯科审判,即“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反苏中心”案件,包括格·叶·季诺维也夫列·鲍·加米涅夫等16名被告,他们被指控谋杀基洛夫并预谋暗杀斯大林,随后这16名被告均被判处死刑。

1936年9月底,尼·伊·叶若夫取代亨·格·雅戈达担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在掌管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后,叶若夫开始根据斯大林的指示不断扩大镇压规模。

1937年1月,第二次莫斯科审判,即“平行托派反苏中心”案件,主要包括格·列·皮达可夫卡·伯·拉狄克列·彼·谢列布里亚科夫等“左翼反对派”骨干成员,一共17名被告,其中13人被判处死刑,而其余4人判处有期徒刑(但最终死于狱中)。

1937年2月至3月的联共(布)中央全会上,斯大林作了“关于消灭托洛茨基和其他两面派”的报告,而叶若夫则作了“关于从日本—德国的托洛茨基走狗的暗害活动、破坏行为和间谍活动中应吸取的教训”的报告。斯大林和叶若夫开始将肃反规模扩大到在职党政军高层干部中。[2]

党政系统的清洗[编辑]

1938年3月,第三次莫斯科审判,即“右派-托派反苏集团”案件,主要被告由尼·伊·布哈林阿·伊·李可夫尼·尼·克列斯京斯基克·格·拉科夫斯基以及原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亨·格·雅戈达,一共有21人,其中18人被判处死刑,而其余3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但最终死于狱中)。

军队中的镇压[编辑]

1936年至1937年冬,纳粹德国情报机关通过伪造文件的方式陷害图哈切夫斯基等红军高层将领,文件内容包括推翻斯大林、篡夺政权等内容。这些文件被叶若夫利用,并成为其在军队中扩大肃反的基础。

1937年5月,米·尼·图哈切夫斯基约·埃·亚基尔伊·彼·乌博列维奇奥·伊·科尔克等一批红军高级指挥员被捕(扬·鲍·加马尔尼克在被捕前自杀),并在所谓的“托派反苏军事组织案”中受审。次月11日,“托派反苏军事组织案”的9名被告(其中加马尔尼克自杀)均被苏联最高法院特别审判庭判处死刑。

社会中的清洗[编辑]

1937年7月30日,叶若夫签发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第00447号命令,即《关于镇压前富农、罪犯和其他反苏分子的行动》。该命令将镇压范围从党政系统扩大到普通公民,包括普通工人、农民、农村神职人员、反社会分子、罪犯和前反对派成员,判决由各地的三人法庭执行。

参考[编辑]

  1. Большой террор — Википедия
  2. 孙维韬. 图哈切夫斯基事件内幕. 国防, 1988(5):45-46